微信咨詢
全國客服:0755-2904 1235
2025-07-30
手板作為產品研發驗證的核心環節,其材料選擇直接影響驗證效果與成本效率。本文結合行業實踐,從材料特性、加工工藝、應用場景三個維度,系統解析不同類型手板的材料選擇策略。
ABS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共聚物)憑借其綜合性能優勢,占據手板市場60%以上份額。其密度僅為1.05g/cm3,抗沖擊強度達20kJ/m2,在-40℃至80℃溫度范圍內保持穩定。某知名家電企業采用ABS制作空調外殼手板,通過CNC加工后表面光潔度達Ra0.8μm,經噴砂氧化處理后可直接用于展會展示。
該材料的加工優勢尤為突出:
PC(聚碳酸酯):通過添加30%玻璃纖維可提升熱變形溫度至140℃,某咖啡機廠商采用改性PC制作操作面板手板,通過2000次耐疲勞測試
PEEK(聚醚醚酮):在250℃環境下仍保持機械性能,某航空航天企業采用PEEK制作渦輪葉片手板,經X射線檢測無內部缺陷
TPU 95A:某智能穿戴企業采用彈性體打印表帶手板,回彈率保持92%
鎂鋰合金:某消費電子企業采用超輕合金制作筆記本外殼手板,密度降至1.4g/cm3
熱性能測試:PPS>PEEK>電木
批量驗證:低壓灌注(環氧樹脂)成本=開模費/產量+材料費×1.2
汽車領域:PA+GF30+噴砂(發動機件)/鋁合金6061-T6+導電氧化(電子件)
隨著SLM金屬3D打印精度突破0.02mm,鈦合金、鈷鉻合金等生物相容性材料正逐步滲透醫療手板領域。某骨科器械企業已采用電子束熔融技術打印髖關節手板,孔隙率控制精度達±1%。在消費電子領域,液態金屬手板憑借其接近注塑成型的表面質量,正在高端市場形成替代效應。
材料選擇本質是功能需求、成本約束與工藝可行性的動態平衡。建議企業建立材料數據庫,記錄不同材料在20種典型工藝下的性能參數,通過數字化工具實現材料-工藝-成本的智能匹配,最終構建從概念驗證到量產的無縫銜接體系。
0755-2904 1235